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关于心理咨询 > 关于服药治疗的问题
关于服药治疗的问题

 

 
1、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服药?
   如果去医院的精神科或者心理科的话,所有的心理问题都需要服药,这是临床医生“治病”的观点。但是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讲,当来访者因为心理问题,开始出现明显的躯体反应,诸如长期焦虑引起的严重失眠,无法自控的烦躁不安,惊恐发作时的失控状态,严重抑郁引起的意向降低,癔症和神经衰弱引起的躯体生化指标异常等等,这些都是需要借助精神科抗焦虑、抗抑郁的药物来控制的问题。
2、为什么在以上这些状态下,必需服药?
   心理疾病的咨询和治疗过程中,需要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进行一项“共同工作”式的努力,这个过程并不是咨询师单方面的技术干预,同时需要的是来访者能够以一种“积极求助”的状态参与其中,无论是精神分析中对早年经历、个人无意识的探讨,还是认知治疗中对不良认知模式的调整,就算是最常用的行为治疗和存在主义疗法,也是需要来访者能够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,会有一个认知、情绪情感和意志力相互统一和协调工作的过程。而在上述躯体化问题的干扰上,来访者很难进行思考和整理自我,所以通过药物对神经功能的调节控制,使来访者能够获得“投入咨询,和咨询师一起去为自己工作”的机会和状态。
3、咨询师可以开药吗?
   答案是否定的,因为目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师,是不具备处方权的。一般情况下,通过咨询师的澄清和鉴别诊断,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必需通过服药来缓解躯体的状态化,来访者需要求助专业的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的临床医生。
4、服药和心理治疗怎样协调?
   如上所述,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来访者缓解躯体症状,获得咨询的机会和良好生理状态,而心理咨询本身是去解决引起这些躯体化表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,也就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要“两手抓”。
5、都说“是药三分毒”,精神科的药物副作用怎么办?
   在生活中,无论是治疗感冒还是治疗咳嗽,所有的药物都存在“是药三分毒”的隐患,药物发明和研发的过程,也是在同时考虑“药效”和“毒性”之间的关系,而且大多数人都在担心“将来的副作用”,我们需要考虑的是,目前的异常状态,如果不控制,任由其发展下去,哪里还会有什么探讨“将来”的机会?况且,目前临床的药物都是经过了反复的实验,不断更新换代而择优选取的,我们只能说尽量使副作用降低,谁也无法保证副作用为零,因为这担心的其中本身就有“完美情结”和“朝向未来的紧张和不安”的强迫和焦虑症状。另外,通过药物对躯体症状的缓解,我们获得了心理治疗的机会,随着治疗的一步步深入,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之后,躯体症状开始逐渐消退,自然就不用再服药了。
6、什么时候减药或者停药?
   当问题得到不断解决之后,躯体化的症状开始得到缓解和逐渐消退,就可以向你的临床医生去表达你的改善,在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下,在做出减药或者停药的决定,这里的专业医生指的是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的医生。  
 

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179号

备案号:桂ICP备16006337号